?
赵顼头疼得厉害,什么事情都不愿多想。如果按他的意思,这次南征事实上是很失败的,因为这场战事没有彰显大宋的武功,也没有展示他这个皇帝的武力。政事堂竟然不经过他便同意和交趾议和,虽说符合政事堂运转的法律程序,但他这个皇帝原定的战略意图就这样被打破了。
本来赵顼要率领这两万远征军将这场战事一直打下去,用五万套装备招募一支仆从军,从而彻底征服交趾,征服占城,甚至征服真腊,然后在重要据点移民屯军,完全控制南洋的海上丝绸之路。
可是,王安石给他递来了私人奏本,变法遭遇巨大阻力。自赵顼离开汴京之后,司马光与文彦博两人排斥王安石,王安石手中几乎无权。新法推行缓慢,人浮于事,只有一个新法名头,到了具体的推行已经完全变了质。新法推行矛盾重重,士大夫安逸腐化,大多诗才了得,却缺乏行政才干,不愿担责任事。而各地禁军骄横,不服从新到将领的整编。即便汴京的龙卫军也有开始不听调遣,不图立功,但要赏赐。
更可怕的是两宫太后日益对新法不满,各地官吏豪强地主商人大多反对变法,政事堂守旧大臣可能正在密谋架空赵顼,甚至怂恿曹太后废帝。朝廷借贷商盟的钱款越来越多,除了利钱之外,概不归还。商盟柜坊内部矛盾很大,外部又面临其它商人同行的冲击,商盟面临瓦解的趋势。
而由于开发湖广地区遭遇地主抵制,豪强地主联合西南夷诸蛮策划反叛。军部不得不急调郭逵回师,震慑西南。军部尚书熊本与兵部尚书王韶,在政事堂提名上京内阁群辅章惇为西南招讨使,欲调兵平定西南。遭到文彦博与司马光反对,熊本被政事堂贬回西军原职,龙卫军新任将领在面临清洗。
朝堂如此,而远征军也是如此。以李常为首的文职将领和以肖一远为首的武职将领不和,远征军征讨面临诸多掣肘,赵顼有苦难言。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赵顼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占城王宫静得可怕。占城日夜温差很大,白天热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