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一张饭桌是两人位的,赵顼毫不犹豫地把王安石拉来,同桌共饮。王安石也没有客气。
待两人坐定后,鼓乐声起,由流求各族女子和基隆勾栏歌伎组成慰问团,跳起了舞蹈,唱起了歌。一场晚宴正式开始。
“朕知先生有个特别的习惯,只吃离自己最近的菜。今天朕要把所有的菜都摆在先生面前。”赵顼把菜并排端到王安石所在的那一边的桌面上,笑呵呵地说道。
在《邵氏见闻录》里,仁宗摆下“赏花钓鱼宴”,时任“知制诰”的王安石也参加了。有内侍端上鱼饵放在几上,王安石随手拿起就吃,不大一会儿工夫竟然全吃光了。仁宗皇帝注意到了,当时哑然,事后断言王安石是个“诈人”。仁宗的理由很简单,你没注意吃了一粒也就罢了,整个一盘全给吃了还没察觉,这可能吗?
不过,赵顼可不认为这是什么了不得的坏习惯,男人嘛,简单就好。从这一点上,反而可以看出王安石对生活质量要求并不高。更多更快章节请到。比起那些一顿晚饭,吃上几十个菜,点上几百支大红蜡烛,贪图享乐的官吏们强。
“哈哈哈,让圣上笑话了。”王安石尴尬地笑了笑,拱手说道。
“朕知先生从不饮酒,可这酒不一样。这是甜酒,用糖霜为料酿制的,和谷酒不一样。是这流求的一大特产。先生品尝品尝!”赵顼知道王安石有不喝酒的习惯,为此特意说明和以五谷酿制的酒不一样。
司马光与王安石二人年轻时曾经也做过同事。当时,他们俩一起在包拯也就是著名的包公包青天手下,担任群牧司判官,包拯则是他们的顶头上司———群牧使。有一次,群牧司衙门里的牡丹花盛开,包公置酒赏花。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司马光回忆说:自己素不喜酒,但是在包公劝酒时,还是勉力喝了几杯;介甫———王安石,也不喜酒,他不管包公如何劝,始终滴酒不沾,包公也拿他没有办法。司马光由此知道,王安石有多么倔头倔脑。
这个性格,让所有人都以为王安石非常执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