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日纪元,那不是否定了宋太祖创立大宋的功业吗?赵顼这样改年号其实是对祖宗不敬,这等于是将大宋的建国的功劳过接到了黄帝身上。
“嗯?”赵顼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王安石。但想到后世,还有一个世界通用的年号。可是现在各国皆有年号,都是以君主的意志为根本定年号,显得很混乱。通用的年号也不是没有,这就是农历,农历的缺陷就是以六十年为一个甲子,年号六十年一个轮回。
想到后世中国用的就是双年历,既用公历也用农历,赵顼开口说道:“那就施行双年号吧,既用熙宁,也用黄元。熙宁,朕觉得挺好,自朕之后,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圣上,这尊号。”王安石踌躇着说道。
“尊号有什么用?算了。不要再谈尊号的事情了。”赵顼肯定地说道。
“圣上万岁!”这样的大朝会,还是在政事堂大选之前,谁都不愿意为这样的小事反对皇帝。况且,年号用什么不是用。
接下来的就是老惯例了,赵顼这个皇帝只有听的份。六品以上正官开始述职,禀报一年内做的工作和成绩,还有遇到的一些困难。主要是自我批评。
述职过后,是给一些立下大功的官员加官进爵。所有的官吏将士都多加了一个月的俸禄,算是年终奖。现在三冗问题已经除去,适当给官吏将士打赏,也是一种鼓励。一个赵顼不愿做铁公鸡皇帝的声音。
虽然多加了一个月的俸禄,但是这笔钱不是国库出,而是赵顼自掏腰包。内库和国库已经分开,每年的税收,按一九分,内库得一成,国库得九成。赵顼每年都可以获得国税收入十分之一的进账。这笔进账作为皇帝的工资,作为皇室的生活费用。也就是说,除了这笔钱,赵家皇室宗亲不能再动国库一文钱。
这次给封赏,赵顼可算是空了口袋了。不过,政事堂同意,将上京的皇宫、汴京的皇宫、江宁的皇宫作为皇室的私有财产。江宁的皇宫在建,汴京的皇宫已经被作为一个游玩的场所,普通百姓只要买门票,就可以进去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