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远征军要和朱罗国开打了。三佛齐被爪哇人偷袭了,还被攻破了都城,三佛齐实力大衰。短期内,恐怕要远征军独自面对朱罗国的十万大军。要扩大凌牙州,李常希望能多提供兵器粮草的补给。
政事堂只是答应了提供兵器补给,粮草方面,让远征军就地军屯,以耕养战。同时,还提供了三条战略方针:一是,同意将所得土地均分给所有保甲军,海卫军可以得到交子方面的钱财补偿,许给凌牙州战时自决的特权。二是,给三佛齐供应兵器,战船,帮助三佛齐训练军队水师,以换取粮草补给远征军。三是,派出一支分军,与三佛齐合兵,先破爪哇。
赵顼知道等三佛齐缓过气来,朱罗国必败无疑,不过要等几十年。这个日子,赵顼等不起。赵顼在考虑,是不是要乘三佛齐元气大伤,要了他的命,与朱罗国、渤泥、爪哇人一起瓜分了三佛齐。
考虑归考虑,赵顼也不知道他的方案与政事堂的方略到底那个好。三佛齐的国王正在上京,赵顼却在考虑乘三佛齐虚弱而瓜分他的国家,实在是太过势利了。政事堂的大臣都是君子,三佛齐是藩属,就坚定不移地支持三佛齐。
最后,赵顼还是赞成了政事堂的处理方法,在奏疏上加盖了玉玺。爪哇人分为三个国家,其中东爪哇还在宋太宗时期来大宋朝贡过,后来被三佛齐灭了两国,实力大减,已经很久没有音信,对大宋来说,爪哇人太过陌生了。传说,爪哇多唐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相必这些,政事堂的大臣更清楚。
第三份奏疏是金州知州章楶的,其中提到了渤泥国(马来西亚)在麻逸的势力,章楶询问该如何处理与附庸渤泥国的大小部落。渤泥国正在与南部的东爪哇人交战。章楶不愧具有军事家的素质,早已经将渤泥国的情况摸透了。政事堂让章楶自决,赵顼也同意这个处理方法。没有作过多的考虑便加盖了玉玺。
第四份奏疏是薛奕的,说的是出访日本的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请求核查。其中,还有一份评论日本的策论,是分析日本国情局势的。赵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