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实还认为我是一个法家?”王安石没好气地反问道。
“一个不彻底的法家。谁不知道官家还是太子的那会儿,就喜欢看《韩非子》,希望能变法强宋。你王安石几十年闷在地方,官家一即位,你就来了。难道还不算法家吗?”司马光反击道。
“两位执政,现在各国联盟的事情,春耕启动的事情,水利驰道修建的事情,都等着政事堂部署下去。不管官家什么反应,政事堂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官家一手设计了现在的政事堂制度,就不会让这个制度虚设。我们带着天下百姓的厚望,带着读书人赋予的权力,带着官家的重托,万万不能让他们失望才是。这是第一届大选选出的政事堂,其中的意义,两位执政应该很明白才是。”沈括见王安石与司马光有互掐的迹象,连忙说道。
沈括虽然是王安石与司马光的顶头上司,但是王安石与司马光除了执政的位置外,还有其它头衔。沈括不敢摆宰相的架子。
“存中,墨家的事情不是小事,关系到大宋的江山社稷。一定要防微杜渐。”司马光拱手回答道。
“那,两位执政有什么方案?有方案就给四大政议院,只要政议院通过了,我们再表决推行就是。”沈括问道。
今天本来是沈括主持政事堂,部署春耕事宜的,现在反而被两位执政搅合了,心里虽然不痛快,但是也没有办法。两位执政都是资格老,官家见了他们都得叫先生。
“官家倡导的标点符号用上了,儒学经典也重新整编了。墨家的问题,堵不如疏。或许可以将墨家经典重新编撰,官家尊儒尚法,兼容百家,咱们也不能太过忤逆官家。十年大治在即,还是小心些好。”王安石说道。
“官家看似放权了,各军镇的指挥使还不是他后来一手提拔起来的。各军镇换指挥使不行的话,补充副职和教习总可以吧。不管怎么样,以后官家要调动军队,必须通过政事堂。”司马光看了看军部尚书郭逵和兵部尚书章惇。
“前些日子上呈的奏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