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他才从万人中间被赵顼找了出来。几场大战下来,特别是攻打交趾的那场大战,一下子确立了郭逵的地位。因为被赵顼赏识,他才会有今天入相的一天。
宰相与执政的给他的职位是卫国学府的山长,虽然也是政事堂参赞,但是和当军部尚书是两个概念。正是赵顼的坚持,和司马光、王安石力争,他才能上位的。司马光给各军镇换指挥使的命令,他一直压着,和司马光很不对付。在他看来,司马光只想着抓权,根本没有考虑过军队的建设问题。司马光很无奈,因为沈括、苏轼、韩绛、章惇都支持郭逵。
“好了。墨家的问题,不再讨论。春耕是重点,先部署下去。王执政,各国联盟的事情是你一手抓的,春耕之事,你就不用参与了。联盟之事,对大宋接下来的十年大治计划十分重要,由王执政和苏轼全权负责。大家可有意见?”沈括是宰相,自然容不得两位执政这般主导政事堂。
“没有。”政事堂其它十六位成员拱手说道。
“那好,现在开始部署春耕事宜。”沈括抖了抖肥肉,严肃地说道。
“我与四大学府四位山长都商讨过了,这次春耕,将从四大学府抽调五万学子分派各地,一则是查看春耕之事,一则是勘察各地地貌,为接下来兴修水利驰道作准备。;;;;;”书城令文彦博站起说道。
;;;;;;;在政事堂商讨春耕之事时,赵顼只是简单地下诏,册封他的弟弟,那个当过伪帝的弟弟赵颢为皇太弟、摄政王。对储君的权限,赵顼作了规定。储君入职政事堂,成为政事堂成员,但不参与政事堂的任何表决,权力局限于一些必须皇室成员才能做的祭祀等事物,加上一个代表皇室监察百官的权力。
春耕等一些象征性的活动,赵顼是不想再参加了,政事堂的事情,赵顼也不想再管了。赵顼现在想的是,如何从大局上发展宋朝,确定宋朝的发展方向。
经过一段时间的头疼,一段时间分析,赵顼终于有了一点头绪。头疼了好几天之后,赵顼再次过上了上班般的规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