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一个汉化的君主比起梁太后那样的藩婆子要让人放心得多。
这次会盟能够成功的一大因素,就是耶律洪基和李秉常都是汉化程度十分高的君主,他们与赵顼有共同的语言。
李秉常走后,大理国王段廉义找到了赵顼,密谈了一天。同样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在谈些什么。然而,当大理国王段廉义再次回到大理时,就不是一个人了,还有赵顼送予他的三万精锐边防军。
段廉义这个大理国王是被架空了的大理国王,如果不是辽宋夏等国联合施压,这一次会盟都有可能来不了。这次有了赵顼给予的三万精锐边防军,有军队,有大理国王的名分,夺回权力不是难事。只有夺回权力,才能履行这次会盟的盟约。
日本天皇白河似乎对政局不是很关心,却是非常关心苏轼的生活。每天都要去给苏轼的府邸看看,送上礼物。现在的苏轼已经不是历史上的苏轼了,历史上的苏轼官途不顺,穷困潦倒,而现在的苏轼是政事堂参赞礼部尚书,大宋朝廷的正二品大员,还是仅次于宰相沈括的大富豪。
写诗的时间少了,倒是政务一直很繁忙。直到春耕结束以后,苏轼才随同日本天皇白河一起去日本作友好访问。大宋第八镇海卫军薛奕率领五千海卫军一同前往。这次不仅仅是访问这么简单,还有其它的使命。
很多穿越小说,穿越到古代,因为后世的仇日心理,第一个打的就是日本。然而,在宋朝,根本不用打,一纸招降书就能搞定。这个时代,日本就像后世的中国,崇洋媚外达到了极点,人人都以成为宋人而自豪,都盼着能成为宋人,这样说的话,一个苏轼就能征服整个日本。日本人的心里状态和耶律洪基的心里状态几乎一样:来世愿做大宋一平民。
赵顼交待给苏轼的任务有两点:一是促进日本与大宋的友好往来,加速日本的汉化进程,帮助日本天皇进行和大宋一般的变法。二是,助日本平定东北叛乱,征服虾夷。在虾夷所在岛屿设北海道,建立一座大城池,发展起捕捞业,要像经营大宋的舟山渔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