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百人能够抵挡得住的了。
到时候势必要倚仗刘延庆后军的援助,算一算时间,刘延庆就算优哉游哉,但仗着马匹的脚力,入夜赶到昱岭关应该不是问題。
所以他必须嘱托宗储,必要的时候提醒一下刘延庆,保证这位大老倌儿不要再拖延,否则他这三百人加上昱岭关守军,能不能挡住方七佛的大军还是两说之数。
杨挺这些人都是生死相托的交情,苏牧也沒有隐瞒什么,在马背上就已经提前告知了杨挺。
而后中途打尖的时候也详细地解释了大光明顶密道的事情,又与杨挺等人商议了对策,这才抓紧时间,一顿风尘仆仆,急赶慢赶,终于在日头偏西一点的下午,來到了昱岭关前。
昱岭关这样的要冲,守军并不少,因为方腊攻打杭州之前,就是通过密道,突袭昱岭关,关上的守军看着从天而降的叛军,还沒摸着头脑就已经掉了头脑。
圣公军之中知晓密道存在的也不少,只是方腊下过格杀的死命令,除了摩尼教的中坚精锐,其他人都不敢泄露密道的消息。
为了保守密道的秘密,方腊更是将当初参与过昱岭关一战的精锐,全都派上了前线,或死或伤,尽最大的努力來保全这个秘密。
方七佛提出这个计划,无疑是非常大胆的,他也是看准了童贯好大喜功托大轻敌的性子,眼下大局已定,童贯肯定会攻打乌龙岭,直取睦州,又怎可能关注到昱岭关。
方腊只想着回到自己的老巢,将所有老本都赌上,与童贯來个最后一战。
可方七佛却从死局之中看到了生路,只要拿下昱岭关,直取空虚无人的杭州,童贯必定心神大乱,到时候首尾不能兼顾,就是圣公军反败为胜的最佳时机。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方腊和方七佛,虽然都是枭雄人物,但若论眼界和心胸,到底还是方七佛略高了一筹。
闲话不提,且说苏牧带着三百轻骑,來到了昱岭关下,早有守军裨将下來迎接。
见着苏牧两道血泪金印,左边是“明尊敕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