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东岸工程,一个夜里造成东桥,东段称“湘子桥”,西段称“广济桥”。近代人们总称“湘子桥”。
“关于湘子桥,它总共有三个特点。第一,十八梭船廿四洲。湘子桥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其东、西段是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这简直是一道妙不可言的风景线。清乾隆间有诗赞道:“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湘桥春涨”因而列“潮州八景”之首。从结构上说,梁舟结合,实开世界上启闭式桥梁之先河。启闭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航、排洪和古代设关卡收盐税的作用。
第二,廿四楼台廿四样。500多米长的桥上,有二十四座风格各异的楼台。其实最初在明朝是二十六座,分别被当时的知府取名为“奇观、广济、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涉川、右通、左达、济川、云衢、冰壶、小蓬莱、凤麟洲、摘星、凌波、飞虹、观滟、浥翠、澄鉴、升仙、仰韩”,因为后来遭到破坏,剩下二十四座楼台,民谣就保留了二十四这个说法。其实我们现在还是以这二十六个来重建的。
第三,一里长桥一里市。在古代,因为这湘子桥的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枢纽所在,桥上又有众多的楼台,因此,很快便成为交通、贸易的中心,成为热闹非凡的桥市。天刚破晓,江雾尚未散尽,桥上已是“人语乱鱼床”了。待到晨曦初露,店铺竞先开启,茶亭酒肆,各色旗幡迎风招展,登桥者抱布贸丝,问卦占卜,摩肩接踵,车水马龙。明月初上的湘子桥桥,酒肆中灯笼高悬,蛋艇里猜拳行令,妓篷中丝竹细语,别有一番不同的热闹。”
导游一边慢慢走一边用扩音器介绍湘子桥。当然,现在为了赚钱,要上桥得收门票。桥上卖各种小饰品的很多,但老人们都是当地人,自然没什么兴趣买纪念品。更多的是欣赏形态各异的楼台雕饰,细谈“两只鉎牛一只溜”的故事。
!!
... 君子聚义堂三嫁豪门而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