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著作很是喜欢。
历史上曾记载嬴政为了得到韩非子,不惜动用千军万马攻打韩国。
“阿政,韩非的话固然很有道理,各安其位也没错”
“这次攻赵之战可是统一天下的第一战,你不想去看看吗?”
“你难道不想报昔日寡母幼子在赵国被欺凌之仇吗?”
“你到前线观战不仅可以鼓舞士气,关键的时候可以稳定军心,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秦牧并不死心,不停的怂恿着嬴政,说得嬴政都有些心动了。
历史上嬴政一生四次前往前线,其中两次就是前往赵国,赵国是嬴政的出生地,那里有着他很多的屈辱。
秦牧打算借用这一点怂恿嬴政去前线,夺回身体主导权只是其一。
他真正的目的是不想肥之战的事件发生,他想加快秦灭六国的步伐。
“这件事寡人考虑一下,等下听听文武朝臣的意见。”
一众朝臣见识过马蹄铁的作用,对嬴政的仰慕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回到朝堂还在不停地夸赞嬴政。
嬴政见此,觉得是时候谈论一下出军部署,顺便可以向文武百官他提出前往前线的意愿。
“诸位,马匹的事情已经解决,攻赵之战势在必行。”
“诸位想好了由谁领军作战?”
听了嬴政的话,一众朝臣开始激烈的讨论起来。
秦朝以军功爵制闻名六国,培养出一大批猛将。
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
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说到打仗,秦国的将军们都是争先恐后的,朝堂上每一个将军那个不想率兵打仗。
经过一番激励的争论之后,朝堂上渐渐形成了三种意见。
一种是以王翦为上将军,统摄十万大军,第二种就是以桓齮为上将军,第三种就是以蒙武为上将军。
三种意见代表着三种势力,嬴政刚刚亲政,谁也不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