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承告诉我,案子的确破了,但是破的很艰辛。他已经分析出犯罪嫌疑人作案的手段,并且得到了心理学专家和生物学专家的认可,但是在搜寻证据的时候,异常艰辛,他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
所以,他最后把全部希望,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上。沈承说,他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长达四五个小时的讯问,讯问的节奏时快时慢,时而强硬,时而柔和,最终才冲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找到漏洞。
接下来,沈承揪住漏洞,最终得到了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除了刑讯逼供这种非法的讯问手段,沈承什么能用的手段,都用了。沈承说,他是专案组的组长,为了能让真相大白于公众,他不会再像之前那样野路子调查,为公布真相留下把柄。
我信得过沈承,但还是有些疑惑:“生物学专家?怎么和生物学扯上关系了?”
和心理学扯上关系,我倒是能理解,因为任何犯罪和侦查,几乎都离不开心理学的应用。任何学科,都能成为犯罪的工具,我也坚决地相信这一点,但是,我却不明白朱立的案子是怎么和生物学扯上关系的。
沈承也不再卖弄关子,他和我说起了他破案和推理的过程。自从我和沈承谈话之后,沈承就基本确定这是一起诱导性自杀案件了。唯一的问题就是,凶手是如何对朱立进行诱导的。沈承想过,大部分诱导性自杀案件,的确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
但是,沈承并不排除其他方式。所谓诱导性自杀,并不会被认为是自杀案件,而是谋杀案件,自杀,只是从犯罪手法上讲而已。沈承把他搜集到的所有线索串联在了一起,最终,沈承还是把重点放在了望远镜上。
望远镜是视觉工具,所以沈承认定,犯罪嫌疑人可能是通过视觉进行诱导的。他说,朱立是精神病患者,思维完全破裂,没有判断能力,所以不会去分辨他看的事情是对是错,能不能运用到自己的身上。
我插了一句嘴:“你是说,犯罪嫌疑人故意让朱立看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