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粮就要开始收割了,小桥看着压弯头的的稻子,不由得欣喜的想着,如今家中稻田这般多,来年可顿顿大米白饭。
去到下河村寻视了一圈,柴担子看着她,直把她当了再世恩人一般,因着知道这稻苗是怎么一回事的他,在周大财主几次派人来探他的口风问着是怎么一回事时。
他都守口如瓶的说不知道,小桥也很是满意他这样的作派,对于这片大田地,看着就舒心,更别提那周财主是有多肉痛了。
寻视的看完后,小桥用手掂着一穗稻穗问道:“往年里,周财主用多少人前来收割?又用了多少天?”
柴担子想了一下说道:“往年里周家是长工是三十人,下河村有那地少的,倒是来当过短工,多时一天四五十人,也就两三天完活。”
小桥点了下头,想头这个世界这完活后还得拉了骡车来拉去晒场,还得用人工碾子碾一下的,甚是麻烦。
当然也可用驴和牛拉了碾子碾,可是这样同样麻烦。
从下河村回来后,小桥便呆在家里想着前世小时候到农忙时节,割稻所用的拌桶来。
想着的同时,也就着手拿笔寻着记忆一点一点描绘出来,待画完后,又看了看,想了想,最后再确定一遍,便拿出画纸去找了刘长生。
“长生叔,你可有认识手工活好的木匠师傅?”
“怎么?”
刘长生正好搬完一缸子封好的皮蛋,出来时碰到小桥这样问,便随口问了一句。
“你要做什么不成?”
小桥答了声是,随后把那图纸拿了出来:“就是这个,我想着个手工手娴熟的木匠师傅帮忙。”
“这是什么?”刘长生看着那像船又不像船的东西,四面还有四个耳朵一样的东西,旁边还画了个长木架子,架子中间还有几根棍子。
“这个是拌桶,还有这个是放在桶里面的谷桩,不要整得太长了,以能够放进拌桶为准,桩上的最长木头能搭住拌桶边沿就行。”
“拌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