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夫,汪实荣从1956年就认识,而且后来他亲手揪出了这个“□□”,□□中又经手把他赶到农村去改造,但他知道这个人好用,不仅多才多艺,会写会画,语数皆能,而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最散漫的班级,最调皮的体艺队,他总把他们带得规规矩矩。尤其令他省心的是,他是个摘帽□□,好控制好驱使,不愁你不好好干;干好了可以为我添彩,干坏了可以给我替罪:可以玩弄于股掌之间。他说:“说实在的,我需要他担任班主任,坐镇那里,教语文可以辅导数学,教数学可以辅导语文,沈琼实在抽不出换一个也行。”其实沈琼已经明白地告诉了他,她不去,他在这里做了个顺水人情。
最后,青春扬的裁定是调张达夫和丁力去黄泥坳学校,联校给高中部请一个教文科班的代课教师。
星期日上午,张达夫带着那十二三岁的独生女儿,挑着他一家两口的家当,一头是个黑色的木箱笼,一头是一捆被褥卷,来到了黄泥坳小学。
黄泥坳学校座落在金狮岭北侧,由公社耐火材料厂再向前走里多路就到了。这是黄泥坳大队去年新建的学校。这个大队由于有得天独厚的地利——地底下蕴藏有耐火泥和石矸煤,是全社办有大队企业的两个大队之一,比较富裕,因而学校起得相对富丽,有一栋三层九间教室的红砖青瓦教学楼,还有一小栋兼有厨房和办公室的平房,在离学校不到200米距离的地方还有一处大队企业弃置的工棚,学校常常借用作为风雨操场,现在可以用作学生的宿舍,也许这是被联校选中作为开办初中提高班地址的重要条件之一。从这里再向上走过去的山冲尾上,有一座澄碧的水库,等于是个大水塔,只要用水管连通凭落差就是自来水,加上有煤又近山,可谓柴方水便。
联校确实花费了不少财力,把工棚间隔开来,两头两间教室般大小的房间用作男女生宿舍,摆着的是木质的或铁架的双层单人床,并不整齐,是从工厂或者别的学校买来的换代的旧家什。中间两间小点的是老师卧室,达夫和丁力各住了一间。达夫把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