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出来的,事到如今,也只好先蒙混过去再说。
黄仲自是感恩戴德,略一拱手,郑重其事道:“黄某平生专爱这一行当,若日后能得杨兄赐教,自是感激不尽!”
“好说,好说!你既然真心帮我,我岂会亏待你!”
杨霄朝黄仲摆摆手,又道:“黄老弟,事不宜迟,你且按我讲给你的套路,将帐目分门别类整理出来,我去寻些计算的工具来!”
“喂!杨兄!”
黄仲正欲说话,杨霄却已不见人影,当即目光一滞,落在桌面的算盘上,不禁奇道:“算盘不就是计算的工具吗?难道杨霄还有比算盘更好的计算工具……”
顿时,黄仲咕咚一下吞了口吐沫,却是不敢再想下去,因为今天,杨霄实在是给了他太多的‘惊喜’。
从房里出来后,杨霄便直奔厨房而去,在北宋,只有毛笔一种书写工具,且不说杨霄不擅长写毛笔字,若他真要用毛笔进行笔算,恐怕不等他把帐目算清,就已经被累死了,所以他打算自己制作一只笔!
厨房后面,是沈府饲养的一些家禽,杨霄偷摸走进去,顺手抱起一只大鹅,在大鹅身上翻找一番,终于找到一支粗壮的羽毛,杨霄把羽毛拔下后,这才将大鹅放了回去。
之后,杨霄便来到厨房,此时刚吃过早饭,厨房里的厨子和打杂的下人将厨房收拾干净后,也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所以正好方便杨霄行事。
杨霄先将鹅毛处理一番,而后便放在灶火上烘烤,待鹅毛管硬化后,便找来刀具,将鹅毛管的根部削出一道斜口,又在中间划出竖槽,之后又找来绣花针在中间穿个小孔,当即,一只精致的鹅毛笔出现在杨霄手中。
杨霄回到房中的时候,黄仲已经整理出一些帐目,见到杨霄,黄仲亦是满脸兴奋:“杨兄,你教给我的办法果真奇妙,竟然节约了七成时间!如此看来,三天之内,将这箱子账本整理出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番话,无异给杨霄吃了颗定心丸,当即掏出鹅毛笔,又顺手拿过黄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