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钱,秦有福觉得自己也得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先宰一刀再说。
索额图之所以给康熙皇帝出这么个主意逼着秦有福不得不进宫来讨饶,除了想保下熊赐履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之前说的放三藩留京质子归家省亲的事情。索额图和康熙都想得很明白,秦有福当初说的没错,三藩若是想反,即使把他们全家上下都捆在断头台上,顶多是吆喝两句:不报此仇誓不为人之类的,该造反的造反,该叛乱的叛乱,断不会因为有几个质子在京城就安分守己的,倒是秦有福说的,把他们都给放回去了,一来显示皇家风度和皇帝的坦诚,让天下人无话可说,另一方面让这些人好好回去劝一劝他们家里的王爷,老老实实的接受撤藩的好,否则当真跟皇上对抗起来,家破人亡当然就不用说了,落个千载骂名、受万人唾弃,这又何苦来着?
思前想后,这件事既然是秦有福给整出来的,还是得让秦有福给出个主意,这么样才能让三藩的几个人老老实实的听话,回去以后乖乖的说服他们家王爷,服从朝廷撤藩的安排,规规矩矩的当他的铁帽子王。
现在秦有福这么一说,索额图看了康熙一眼,发现康熙正用询问的眼神看着自己,不由得想起了康熙对秦有福的评价:秦有福这个人就是个属驴的,牵着不走,打着倒退。非得哄着惯着,挂上一把青草什么的,要不然,早就不知道躲什么地方去了。不如说现在这个事,本就是秦有福提出来的,如果说他不清楚该怎么操作,任谁都不会相信。可是这个人就是这样,两句话往哪里一撂,剩下的事撒手不管了!谁都知道,能够提出这样计划的人,当然就已经想好一整套的应对办法,即使有可能不那么完美,但是借鉴一下总是好的,刚何况撤藩的事实在不合适大范围讨论,于是秦有福的想法便显得尤其重要起来。
索额图微微的点头示意康熙皇帝,先答应了秦有福的条件,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打算再说,若是不合适,了不起再召集心腹大臣讨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出来,眼前秦有福的要求虽然有些不着调,但是康熙的年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