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藩,我们应该马上派兵过去接管尚可喜的封地,把他的兵马全都调到辽东甚至更北的地方,一方面防着老毛子,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就地拓垦,把那些地方变成东北的粮仓。”秦有福对这个是有把握的,历史上,尚可喜就老老实实的响应了中央的号召,将爵位传给了尚志信,自己跑到辽东养老去了,尚志信也不愿意打仗,可惜被吴三桂和耿精忠胁迫,不得不成了三藩作乱的一个成员,也连累着尚可喜后来被砍了脑袋。
“说得有道理!!我也是这样想的!”康熙显得激动了起来,其实这段时间来康熙已经不知道分析了多少种可能性,这当然也就包含了这样的可能,秦有福一番演绎下来,没道理跟康熙的想法背道而驰,合乎康熙的心思是正常不过的事。
“那么剩下的就是吴三桂了。三藩之中,吴三桂实力最大,兵将众多,而且辎重补给都能满足需要,若是他造反,再裹胁了尚可喜和耿精忠,想要平定下来就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更可怕的是,吴三桂有众多部下门生,其中不少是都是各地的统兵大将,若是吴三桂振臂一呼,这帮人彼此呼应,说不定全国就会打成一团,那个时候,不管是大清打赢了还是叛军打赢了,都将面临来自蒙古、西域和老毛子的威胁,他们甚至不需要动手,只需等两边打得差不多了,然后大军开进,一路收拾残局就是了。这才是最危险的。”秦有福当然知道历史上吴三桂可是建立了政权的人,虽然最后他还是失败了,但是当时的情况的确危险万分。
虽然这些事情康熙都想到过,但是三藩的问题一直是哽在他咽喉上的一块骨头,早晚是必须解决的,这就使的他很不愿意面对这样的情况,现在听秦有福这么一说,他反倒显得轻松起来,毕竟秦有福已经明确提出应该撤藩了,那么他就一定有什么办法能控制这样的局面的出现。康熙没有说话,直望着秦有福,当他交代解决的办法。
秦有福本来还想卖弄一下,听一听小皇帝对自己的赞赏的,谁知道康熙一言不发,秦有福只得清了清嗓子,接着说下去:“其实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