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仗兵器犀利,然作战水平定不如王爷麾下的百战之师,此乃天时。有了这三样,若是能好好利用起来,王爷或能与朝廷划江而治,占它个半壁江山,假以时日,荣登大宝也尚未可知。”刘玄初这类的人就是投机商,任何事情都考虑利益最大化,他当然知道,只有自己的主子好过了,他的日子才能好过,否则还不如去教书呢。
吴三桂当然知道当皇帝是件好事,可是也得有命当才行,这个事可不是这么说一说就能解决的。听了刘玄初的话以后,吴三桂想了好半天,最后什么话都没有说,端起了桌上的茶杯。
……
广东的尚可喜接都尚志信传递回来的家书以后,几乎一整天都没有动地方。尚可喜不比吴三桂,别看他手里也控制着广东、广西两个省,但是无论是实力还是年龄都令他无法像吴三桂那么敢想了。
遣人招来谋士金光言之后,尚可喜将手里的书信递给了金光言。
尚可喜的身子一直不好,从顺治年开始,他就多次请求归老,将爵位传给尚志信,考虑到尚可喜比较听话,有他在吴三桂身边能放心一些,顺治皇帝始终没有答应他归老的请求。于是这一拖就是十几年。
“你怎么看这个事情?”见金光言将信看完了以后,尚可喜问道。
“王爷,这次恐怕就不是归老那么简单了,康熙皇帝摆明了是要撤藩啊!”尽管尚志信在信中已经将他的看法说了出来,表明康熙这次恐怕是想撤藩了,但金光言还是得先说出自己的判断。
“我看也是!不过康熙这么一搞,本王就成了夹在吴三桂、耿精忠和他之间的馅饼,左右为难了。若是吴三桂或耿精忠要造反,肯定会挟持着本王跟他们一起造反。吴三桂手中几十万大军,即使造反不成,还可以退出云贵到附近的暹罗等属国,凭他手上的兵马,那些属国又岂是吴三桂的对手?即便是耿精忠,这些年来一直与台湾郑氏眉来眼去,手中的水师又是大清首屈一指的,如果出了什么事,了不起降了台湾郑氏,这样背靠台湾,他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