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心。
眼看就到南书房门口了,秦有福也不好继续答题昂什么,想着着急的是皇帝,自己就算都知道也不能怎么样,只是必须跟喜公公表示一下态度罢了。
趁着喜公公帮着通报的功夫,秦有福随手往喜公公手里塞了张一百两的银票,一边小声跟喜公公道:“帮着赏给下面的小太监。”秦有福知道喜公公不缺银子,再说按照自己跟喜公公的关系,怕是给他银子他也不会要,但是让喜公公拿自己给的银子当人情就不同了,喜公公知道该赏给谁不该赏给谁。
……
“你看看,你上回说的计策奏效了!”一看见秦有福走进南书房,康熙兴奋的将两份奏折递到了秦有福的手上,一边高兴的说。
按照规矩,封疆大吏的奏折、特别是密折可不是秦有福这样级别的人能看的,即使有些东西需要让品级比较低(类似秦有福这样级别)的大臣知道,也是养他们看誊抄过的文件,这样才更能保密。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封疆大吏敢在密折上说事情的原因,因为能接触到元件的人非常有限,保密要求是非常高的。若是换了一个人,康熙也不至于直接将原件给别人看,但不知怎么的,在康熙看来,秦有福这个恨不得整个大清朝最大大咧咧的五品官倒是最让人放心的。再说了,几乎整个计划都是他策划的,有必要让秦有福了解最全面的情况。
秦有福根本就没有接康熙递过来的两份奏折,不是他不想看,也不是他懂规矩。秦有福根本就看不懂那些用繁体字写的文言文!除非给他时间慢慢的研究。但是看康熙的架势,已经急不可耐的想了解一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了,与其自己看奏章,还不如听康熙解释来得快。
“皇上,奏章我就不看了,您还是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吧。”秦有福没接奏章,开口说道。
听了秦有福这话,康熙微微一愣,但是很快就醒悟过来,在康熙看来,秦有福还是很自觉的,知道避讳守规矩,即使是自己给他看尚可喜的奏折他也不看,情愿让自己这个当皇帝的给他解释,这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