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军,本事自然不差。
今日会考什么?
赵顼想了想,觉得应当是文武都有。武,常建仁铁定没戏;文,看似他最出色,可这是军中,不会考文章诗词,也不会考他擅长的画画。
只会靠关于水军的事。
所以常建仁几乎没有一丝胜机。
这么一分析,赵顼才发现大家看向常建仁的目光中带着怜悯。
为啥要怜悯?
因为他用文官之身来从军就是奇葩,而此次选拔他铁定会失败。等失败之后,翰林院那边绝对会收拾他,到时候他就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货色。
赵顼心中微叹,觉得可惜了此人。若是他能过关的话,会在文人和武人之中引发大讨论。
文人能否去从军?
只要能引起这个讨论就值得了。
这样的讨论会渐渐扩散,等越来越多的文人加入军中后,文贵武贱的局面就会渐渐扭转。
大宋的军队不行了,这是沈安和他讨论后得出的结论。
而根源就在于打压!
长期打压之后,军队的战斗力直线下降,好男不当兵的民谚就是起于此时。
若是不加干涉,五十年后,大宋将再无可用之兵。
所以赵顼真心希望常建仁能赢,可……
他正准备说出自己看好的人选,突然看到常建仁的目光有些闪烁。
闪烁就闪烁吧,他竟然看向了沈安。
那眼神怎么有些熟悉呢?
赵顼想起自己以前和沈安配合默契的坑人,那时候就是用这种眼神来暗示对方。
他的心一跳,不知怎地就觉得今天是个好天气,于是就说道:“孩儿觉着常建仁应当能赢。”
“哈哈哈哈!”
周围一阵轻笑,韩琦笑道:“大王心慈,这是可怜那常建仁没人支持罢。”
曾公亮说道:“此人勇气可嘉,可终究是没有自知之明。”
这话在暗示常建仁不堪用。
一个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