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众人将视线关注在两位皇子的时候,刘绩这时候又出来了,与此同时,还带来了一本《论语解》。大家这才知道,原来这个越王不是被软禁了,而是自己在家里写书,只是不知道写出来的怎么样。一般大儒写一本书都是要思考很久,没个几年是根本写不出来的,而刘绩就不一样,他就是将后世的一些关于论语的讲解复述出来,央视的百家讲坛他也是看过的,出书也就那样。当然你出一本书是要被人认可的,而出来替刘绩宣传的人不是蔡邕而是孔融。
话说孔融一开始听到刘绩才这么点年龄就出书了,而且还是对自己的老祖宗的东西的见解,很气氛,你小小儿童才几岁,就能理解他老人家的意思了?骗谁呢?就算你文采再怎么了得,论语这么多东西你怎么可能了解,论语可是包含着孔子儒家文学的精华的,如果这么简单就被读透了,那让他们这群儒家弟子怎么混?于是他就很气愤的找到刘绩想要观看一下书籍,当然这是私底下额,他跟刘绩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不会让他当众下不了台的,他的意思是如果你写的不好,那还是好好的再钻研几年经典再出书吧,刘绩根本不怯,你要看,好啊,给你看,顺便帮老子宣传一下。
孔融一开始对这书还是不屑的,但是立马他的神色就变了,激动的简直热泪盈眶。刘绩这本书出的真是太棒了,他自认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写的这么好的论语注释,这年代对论语进行注释的书已经不少了,但是没有哪一本比得上这本,哪怕让他自己出一本书,也写不出这种书。他瞬间觉得,刘绩才是真正能够领悟儒家思想的人,如果刘绩早生个几百年,跟孔子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话,没准两人还能杀鸡摆香案拜把子。孔融甚至觉得刘绩就是孔子再生,想要通过刘绩再来传播儒家思想,当然这种想法也是一闪而逝的。
随后孔融带头称赞了刘绩的书,蔡邕是第二个跳出来的,没办法,谁让刘绩是他的徒弟呢,至于女婿位置,估计也没跑。乔玄是第三个,不得不提的是乔玄跟刘绩没有多少交集,他这样做无非是交好刘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