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绩的商业活动之下,其他地区的经济变得越来越差了,他这是打经济战。买其他地方的粮食供给自己这里,而且他交付的工钱都是用粮食算的,不是直接给工钱,辖内的粮食价格虽然也跟北方一样变高了不少,但是对百姓的生活并没有造成影响。而他赚来的钱,也基本没有到达他手里,基本一到手就立马去买粮食了,这导致了北方地区的通货膨胀。只是这个时代的人根本不懂这些经济学术语,粮食涨了就涨了吧,反正似乎大汉大部分地区的粮价都差不多,应该是今年粮食产的比较少吧。
而临安城虽然才刚刚建造完成不久,但是已经有了成为经济中心的趋势。至少在越国,它已经是了,原本的吴县人口在招收流民的时候也进行了扩建,扩到了二十多万人口的城市,但是还是无法跟临安城想比,刘绩也励志将他建设成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古代的人口主要都还是在城市中的,毛爷爷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在这个时代都没用。临安城想要成为一座大城市,具备所有的条件。人口,它不缺,整个越国的人口已经跟一个富裕的州人口差不多了,粮食,刘绩的粮食储备一直很高,差不多,整个大汉的粮价是在他的控制下的。越国书院也已经搬到临安来了,临安的山水更加适合吟诗作画,再加上几位老师的名声,不断有世家弟子与寒门学子来求学,虽然还比不上颍川书院,但也只是底蕴有所不如,不过荆州书院应该是办不起来了,现在还没有听说过这个存在。
工商业迅速发展,刘绩取消了临安城的城门税,并且通过立法保证了越国政府保护百姓的一切合法收益。看吧,多霸气。古时候的商人也怕自己的钱被政府或者大世家看上,强取豪夺的,如今越王都保护你了,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不光越国自己商人在此经商,而且大汉各地的商人也渐渐将家业搬到越国来了,比如冀州甄家、河东卫家、徐州糜家、荆州黄家、益州黄家等等。
越国也永远不失这些商人所望,永远有好东西拿出来卖。青花瓷、白纸、各种书籍、砚台、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