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柳银退后几步,观察着工人们的裁剪作业。屋内的大工作桌中,摆放着各类工具、以及柳银分发下去的唛架,所有人都驾轻就熟地操作着手中剪刀和画粉,对照着唛架快速裁出布片,再交由验片工检验质量。当合格的裁片积累到一定量时,由组长分类打包,再送交车缝间进行缝合,整个车间的工作井然有序。
虽然柳银所设计的服装款式复杂、样片繁多,但似乎真的就如组长所说的那样,并不会超出他的能力范畴,而且,其他大部分工人的表情看上去都是游刃有余。
只有少数几名新来的工人,似乎还不能高效地进行作业,望着一筹莫展的他们,柳银想到,可能一上手就是如此高难度的工作,对他们来说还是太勉强了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柳银走到其中一名手法生疏的工人后面,站在他背后,细细看了一阵他的裁剪手法,然后,摇了摇头。
ps:这本书也算是命运多舛,12月16号通过了内签,结果正赶上责编告诉我说:主编出差了,下周才能给我弄作者号(内签是把开篇和大纲投递编辑邮箱,审核通过以后才申请作者号的,这点估计很多人都知道)。
主编不在,签约一事就给推迟到了下周一,也就是12月21号,整整5天(我也不知道主编一事这究竟是真是假),谈好签约事宜之后,编辑让我慢慢上传,多存点稿,于是我到23号才传到两万字,等着后台的签约短信发来。
等到25号还没发来短信,我就有点纳闷了,一问编辑,说是要改名才给签约,我一阵雷囧,当初上传新书的时候怎么不告诉我。于是我跟编辑商量了一阵改了书名,结果正逢双休日,到了星期一也就是28号,才接到签约短信。
跟签约编辑谈了以后,合同寄到起点已经是31号了(也就是说从通过内签到正式签约过了半个月,真是囧),小说状态改成A签以后,我这本书也步入了正规。
然后,在裸奔了十天之后,终于在1月10号迎来了我的第一个推荐位:都市新闻位推荐。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