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分身份。并将成员们分组、下发武器弹药,安排对各处的攻击。这样的武装起义在原世界中很常见,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广州起义、武昌起义都是世人皆知的行动,其实还有很多不为人知。
只是,这样的起义是盲目的,是在客观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发动的仓促行动,成功的次数很少。陈天华等人的思想还停留在旧时代,没有经过革命政府的洗礼,没有认识到这次起义是根本不必要的。
更要命的是,这样的大规模组织在气氛紧张到极的上海非常扎眼,市内各种势力都有耳目。陈天华等人的行动尚未发动就被朝廷、洋人等察觉,他们发动起义前最后一次高层商讨在上海市郊的一处仓库中进行,他们不知道的是,清军上海驻军、租界巡捕房、列强临时组织的洋枪队已经联合起来,其目标正是这次起义。
11月5日晚,陈天华在这个仓库中召集参加此次武装起义的三十名高层,商讨明天起事的具体计划。其实众人根本没有用多少时间商讨计划和作战细节,大部分时间都是热烈的讨论革命成功后的畅想,分享着革命的喜悦。
在北风中,敌人逐渐围了过来,三百多名清军缓慢靠近了这处仓库,模糊的黑影还是能分辨的,可惜革命党人安排的放哨人员也加入到了讨论之中。清军顺利的靠近仓库大门,终于被发现,战斗随之爆发。
三十多名革命党人措手不及,甚至没有来得及拿出武器,涌入的清军面对手无寸铁的革命党人毫不留情,枪声响彻仓库。这是一场屠杀,陈天华与众多上海党支部高层皆被清军射杀,无一生还。
在仓库战斗打响的同时,分散在上海各处的起义者们同时遭到了清军、巡捕、洋枪队的联合打击,在市区、郊区、租界都有战斗发生。起义者们事先已经下发了武器弹药,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但战斗还是呈一边倒的形势。
上海党支部的武器全部来自之前战斗中振**缴获的清军武器,党部分得一批后分发到了国内各党支部,其中上海方面得到了五百支长枪,四十支短枪,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