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着功德碑道:“这碑上为何无有碑文?”道士说完,周依然道:“没有高人指点。”
“我游历山水已久,今日见功德光大展,知此地乃是福地,不知道友可方便为我展开一卷立锥之地?”道士说完。
周依然求之不得的说道:“仙长这样的高人,我往日请也请不来,道长来到此处,乃是我三世的福气,这座道观无人打理,今日赠送于仙长!”
周依然说完,那道士打稽首道:“多谢道友高看,我道号陈道一,乃左慈仙长门下一捣药童子,哪敢称仙长,不过仙长爱戴。丢了一些书让我瞻仰,才学了一些微末的道术。因天资愚笨,三十年间,左慈仙长也未收我为徒,收我为徒后,却放我下山了。”
道士说完,眼中流露出无限的遗憾。
四十年前,左慈西游南山,山腰之上一户农家传来婴儿啼哭之声,左慈进入后,见尸骨两具,男尸身上之后已经剃净,而一女人的两条腿已只剩枯骨,气息全无,而怀中一个尚未懂事的婴儿还叼着女人**,这哭泣之声便是从这婴儿口中传出。
“哎!”左慈见到人间惨剧,叹了口气,浮尘一摆,两具尸骨慢慢的没入泥土之中。
左慈抱起婴儿返回仙山,养了一只羊,每日用羊奶亲自喂养,犹如对待自己的儿子一般呵护。
如此十年间过去了,婴儿渐渐长大,左慈给其取名陈道一,取其‘沉道’谐音。左慈见婴儿长大,便收了一个徒弟,名为葛洪,左慈嘱咐陈道一捣药,并未受其为徒。
陈道一被左慈喂养长大,对左慈言听计从,从未有过任何抱怨,每日上山采药,午后为葛洪捣药,而晚间读一些左慈丢给他的数本,如《太平道术》《帝王心经》等。
葛洪入门后,修为大进,仅仅一年时间便可独自炼制仙丹,而陈道一却年复一年的捣药,看书。
其后左慈又收了数个徒弟,但一直没有将陈道一收入门下。
左慈其他弟子,嬉笑陈道一愚笨,师傅不肯收笨徒弟,陈道一却不为他们的话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