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府,包拯和赵昕相对而坐,几样菜,一坛酒。
赵昕首先开了口,这是常规,包拯这人就像水龙头,没有人先去拧开他一般不会先谈实质性问题。
赵昕问道:“老包,为何不马上去向官家禀奏今天的事情?”
包拯反问他道:“你说说,现在你怎么看这件事情?”
赵昕道:“很显然,曹皇后之事必定是有人意图陷害。”
包拯点头:“这件事情我们在此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现在的问题是,你觉得那个人做这件事情的可能性有多大?”
他所说的“那个人”当然就是他们共同怀疑的张贵妃了。赵昕摇头:“我不知道,但是我希望不是。”
包拯叹息着说道:“我何尝又不是这样在想?那么,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排除……或许肯定她呢?”
赵昕问道:“你不是说,我们当臣子的不应该去过问后#宫之事吗?”
包拯正色地道:“如果排除了后#宫争斗的可能,那这件事情就事关朝廷的大局了,我怎么能够不搞清楚此事的真相呢?”
赵昕顿时觉得头痛:“老包,我只是一个郎中,对破案之事并不专长,你为何要我来搞清楚这个问题呢?”
包拯道:“不是我要你做这件事情,是官家。还有,我觉得你在这方面很有天赋的,这就如同你给病患看病一样,先通过望闻问切,最后确定病患所患的究竟是何种疾病。这破案的道理不就是这样的吗?”
赵昕顿时怔住了。
好像他说得有些道理,不过,估计更多的还是因为自己在那个时代的时候看过一些侦探小说和侦探电影的缘故,所以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应用上了逻辑推理的方法。
后世时候的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以及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等,那都是非常经典的啊,他这个年龄的人大多都看过,而且深受其中推理方法的影响。
不过自己确实没有侦破案件的经验,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件事情的分析上才会一再出现差错和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