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任何人都会像这样,当成功或者惊喜忽如而至的时候,很可能就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或者是被惊喜搞得晕头转向。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不少的人在个人膨胀的状态下走向失败。当然也有个例,那只能说明这个人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
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讲,个人膨胀的后果并不会太严重,最多就像后世时候的《儒林外史》里面的范进一样失心疯了事。
而对于朝廷重臣而言,个人膨胀的后果却往往非常严重,甚至会对一个国家造成巨大的灾难。
所以,当赵昕听到包拯如此评价范仲淹的时候,心里也就明白了他变法失败是一种必然了。且不说他变法的具体措施存在着的问题,就是他那样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早已经预示着失败的结局。
自古以来的变法大多如此,因为太急。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个人膨胀的状况,比如眼前的这个老包,还有如今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痒,这些人都是非同寻常之人,即使是膨胀也只是偶然在心里出现,而且最终都能够被自己强大的内心抑制住。
这个朝代的宰相不叫宰相,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称呼起来很不方便,不过实际上就是宰相之职。
直到现在赵昕都还搞不清楚这个朝代官员的称呼及等级制度,他觉得这个朝代的官僚体制绝对应该是历史上最复杂、最混乱的了。
只有在这个朝代官职是分开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使有着某个吃着俸禄的头衔,但是却没有任何的权力,真正有权力的是有“职”的那些官员,比如眼前的这位老包。
在这个朝代,不仅仅是皇帝,只要是三品以上官职的大臣都可以推荐自己中意的人去当官。
皇帝很仁慈,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拒绝。由此一来,官员冗沉的情况就越来越严重。
不仅仅是官僚体制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范仲淹才提出来要进行变法。数年后,王安石也是如此。
说到底,范仲淹和王安石都是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