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另外一个便是魏刚竟然能一点点的跟他说出自己的意图来,这便是把他当做心腹中的心腹了。既然老爷已经跟他说了要做移民了,那他下一步肯定是要把自己的人手安插到这大明北边贫苦之地,只要那边一出现民变的苗头,那便是他有用武之地的时候了。
就在现有阁臣跟泰和钱庄达成了那借款的协议后,泰和钱庄接着又跟内阁诸人提出了修筑铁路一事。当然这不是什么要挟,也不是那协议的后续,而是彻彻底底的另外一件事。泰和钱庄的负责人所做的解释是,各处调拨银两速度实在是太慢,且又不安全,不如效法辽镇,修上那铁路,然后由火车来运送,这样速度就快的多了。这件事让整个内阁里的几位都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这也不怪他们,因为他们连这铁路和火车为何物都是不知道,又哪里知道修这路的用处。好在新任的工部侍郎,也就是从辽镇那边调过来的赵士祯给主管内阁的三位大佬说了这铁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赵世珍这么一说,跟着新任的吏部侍郎,一个叫范楠的家伙,也跟着说了起来。
对于这赵士祯,沈一贯自然是知道底细的。当年这家伙从京师调到辽镇,还是经过沈一贯这手里办的这手续呢。而这范楠,沈一贯便不清楚了。但是有一点他是十分清楚地,那便是这范楠是那郑国舅安插在六部当中的一颗棋子。没有办法,现下新选上来的这些官员,很多后边都有那郑国舅的影子。这便是他和那郑国舅妥协的产物了。撵走了辽镇兵马,算是折了郑国舅手中的利器。要是还不让这郑国舅安插一些自己的人,估计这郑国舅到时候不暴走也差不多了。所以,该妥协的时候,还是要妥协的。好在现下很多人都是担任着五六品的小官,在京师来讲,五六品那真是小官,便是三四品,也算不上大官。二品以上的,那才有说话的资格。不过因为现下人手短缺,皇上那边也没有松多大的口,所以现下能补上来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官位也都是不大。
这范楠这么说,那肯定是那郑国舅背后授意的了,这都不用说,可是这一根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