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离了。若是他答应了,那些江南士子们估计都会在背后骂他。当年张居正推出那新政,虽然给朝廷增加了赋税,可背后还不是被江南士子怨恨。也就是张阁老当初势力极大,朝廷内外,军中上下,都是没有什么阻力。便是有人想用下三滥的手段对付他,他身边还有个戚少保呢。就这样,他一死之后,祸乱就殃及他全家。沈一贯可不想步张居正的后尘。他对于江南士大夫,还是很小心的。虽然那苏州的东林院时不时的就会有人放出惊天之语,但是那就是生在那瞎拜拜,根本就影响不了朝堂。所以沈一贯也是不把那东林院的人当做一回事。可是现下你这一修路,直接就是要断了江南大族的财路,他们要是不恨你,那太阳就是打西边出来了。沈一贯也是学小皇帝一样,直接一推,说问户部,户部有银子。那就修,户部没有银子,那就不修。至于那赵士祯提出的什么修建一座钢铁厂,然后把大明天下军卒都换成京营装备,那简直就是在做梦了。那要多少银子。京营是皇上自己花内帑练出来的,其他各处军兵。他可没有银子来这样败坏。
户部尚方从哲直接就是一句没钱,完了就站在一边上不做声了。方从哲也知道这修铁路是那郑国舅的主意。按理说他已经和这郑国舅的麾下镇国公魏刚打上交道了,甚至买卖都做了一年多了,也算是郑国舅夹带里的人了,这事他该是支持配合才是。可是他背后听了魏刚的劝告,说是郑国舅就要求他说户部没银子,然后这铁路最后还是按照山海关到京师这段的修筑法子来修,由泰和钱庄出钱,这回条件不是什么铸造银元了,而是要单独成立一个铁路局,归属工部来管,先是泰和钱庄替工部管理。等到十年后,才归还给工部。毕竟,这铁路是人家私人修的,朝廷可是什么都没出。
方从哲因为有了这个前提,所以才如此表现。沈一贯在旁边一看,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心道这方某人看来和自己还算是一路人,以后谋划大事,还得找这方某人。
不过沈一贯没想到赵士祯接着就提出来用以往老法子这办法,朝廷出面借贷,从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