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阁老看来还是比沈某看的透彻啊,若是当年王阁老留在京师,怕是沈某也不是如今的样子了,这朝廷怕是也不是这个样子了。这个魏和尚,不简单啊。”
“你既然都看出来他不简单,现下还存了这么多幻想干什么。不过你现下也算不错,做个富家翁岂不是更好,没事喝茶、赏赏花,或是听听这小曲,何苦想那许多。”
“说是这么说的,却是有些不甘心。所以说嘛,王阁老看的比沈某看的开。要说起来,倒是沈某的养气功夫差的太多了。”
“我观魏刚此人,绝不是那种好勇斗狠之徒。能让皇上封他当护国主,这本事已经不小了。他这些年慢慢的在京师各处布局,大概京师左近,就没有多少反对声音了吧。呵呵,这个时候还特意把这事弄出来,登到报纸上,这不就是个明显的套吗。那位顾先生实在是太过幼稚,这么简单的局都看不出来。某以为,便是真让他去了京中,官复原职,估计也是没什么大本事的。先帝当初把他赶出去,却是看的明明白白。”
“王大人当初看出来了,为何不早告诉老夫,却让老夫独自一人在朝堂上苦熬,白白替朱家那傻小子做了那么多事。”
“呵呵,沈阁老莫要烦乱,你做的那些事,是不会白做的。那魏和尚总会给你给说法的,我想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过来看你的了。便是不看你,你家那些买卖,他也是会照顾的。不管怎么说,这个魏和尚做事还是有些分寸的,知道相互回报。想当年,始皇帝焚书坑儒,不过就是埋了六七百个儒生,便让太史公记到青史上了。沈阁老,你来猜猜,咱们这位护国主魏大人,伺候会不会和那始皇帝一样,行此狠辣手段?”
“既然王阁老说他不是个粗人,想来这之后的手段便不是始皇帝那样猛烈的吧。始皇帝把书都烧了,这魏和尚却一个劲的鼓励商贩们发行报纸。这其中的门道沈某却是一时半会看不清。大明武人,好似从来就没有几个如这魏和尚一般。一个和尚,能做到现下这般,已然是不容易了。”
“你忘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