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卓性情残忍,一朝控制朝政大权,全国武装力量和国库中的珍宝等全由他掌握,威震天下,**没有止境。董卓曾对门下的宾客说:“本相之相貌,尊贵无上也。”侍御史扰龙宗晋见董卓汇报事情,没有解下佩剑,立刻就被他三五拳打死。当时,洛阳城内的皇亲国戚很多,宅第相望,家家都堆满了金银财宝,董卓放纵部下的士兵冲入他们的内宅,强夺财物,**掳略妇女不回避皇亲国威,致使人心惶恐,朝不保夕。
董卓悬赏捉拿袁绍,催逼急迫,每日一报。周毖、伍琼对董卓劝道:“废立之事,乃大贤大才方可为之,非平常人所能明白也。袁绍不识大体,得罪了丞相之后,心里害怕是以才会出奔,并无别的想法。如今丞相急着悬赏捉拿他,势必会使他反叛,再者,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假若袁绍收罗豪杰以聚集徒众,其他的豪杰便会乘机起事,那样的话,崤山以东地区势必脱离丞相之管辖。以下官愚见,不如赦免袁绍,任命他为一郡太守,如此,袁绍必会因赦免而高兴,就必定不会再有后患。”董卓认为有理,于是派使臣去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封祁乡侯,又任命袁术为后将军,南阳太守。
袁绍与董卓的关系彻底迸裂之后,袁术害怕董卓迁怒于他,于是便出奔南阳,自封为南阳太守。不久,朝廷便下了圣旨,果真将他封为了南阳太守,袁术便在南阳招兵买马起来,准备响应兄长讨伐董卓。
这时候,天下的豪杰之士多准备起兵讨伐董卓。袁绍在勃海郡,冀州牧韩馥派了几个从事来监视他,使他无法起兵。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了一份京城中三公给各州、郡的文书,陈述董卓的种种罪恶,其中写道:“皇帝与百官皆受到逼迫,无法自救,盼望各地兴起义兵,解除国家的大难。”
韩馥得到这份文书,请属下的从事们来商议,向他们问计道:“如今形势,我等应当帮助袁绍呢,还是帮助董卓呢?”治中从事刘子惠说道:“如今起兵是为了国家,怎么谈到袁绍、董卓二人乎?”韩馥面有惭愧之色。刘子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