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他选中辅佐陶应了呢,只能耐着性子回答道:“青州牧虽然明是孔融,实则是燕王刘备也,个中情形,我方斥候也未能探查清楚,以登之猜测,可能是刘备趁出兵青州之际,将青州军权控制在手中。”
糜竺道:“元龙之言甚是,竺也有此想,其虽然也是野心勃勃,却也是爱民如子之人,名声颇佳,既然求救袁绍之路不通,倒不如北上幽州,求救于刘备。”
陶商听了,心中一动,说道:“父亲,既然如此,倒也不如父亲书信两封,分别派人送到刘备与袁绍处,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之效呢。”
陶谦轻轻点了点头,表示对陶商的话表示认可,正要说话,这时,只见有一人进前言道:“府君久镇徐州,百姓感恩。今袁术与公孙瓒之势虽众,却未必能够很快破城。只要府君与百姓坚守勿出,纵使袁术与公孙瓒大军齐攻,绝难攻下彭城。袁术久战不下,荆州刘表必然会趁机攻取南阳,袁术大军必退,一旦袁术退军,主公便可全力对付公孙瓒,即便没有刘备或者袁绍援军,徐州之危亦解矣。况且,刘备、袁绍,皆是世之枭雄,心怀天下之志,此番若是相求于其,无疑是将徐州拱手相让也。”众人连忙向说话之人望去,正是主张拒不出战的陈珪。
“这个……”若说以彭城一城之险阻挡袁术与公孙瓒的二十万大军,陶谦心中实在没有这个把握,但是陈珪乃是徐州名士之首,何况今日糜竺与曹豹不听陈珪之言,强行出战,导致大败,使得陶谦不得不更加看重陈珪之言起来。
陈珪虽然计谋无双,就连其子陈登也不堪与之相比,但是他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徐州的未来。虽然陈登与糜竺曾为各自辅佐的陶商或者陶应而一直处在对立的立场上,
糜竺也明白陶谦心中害怕,便顺势说道:“老先生之言可取,从今日起,我军再不可轻易出战,只需坚守彭城即可。不过,以竺来看,为防万一,寻求外援仍是不可缺少,如此方可保徐州安然无虞也。”
陈珪勃然怒道:“糜竺,莫非汝欲将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