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124章 空冷和液冷

第124章 空冷和液冷(2 / 4)

边对赫斯曼说,“我去看过彼得堡飞机制造厂和火星发动机工厂,条件非常差。特别是后者就是个小作坊,能在那里生产出发动机简直是奇迹。不过他们的中央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院非常不错,设备齐全,教学条件也很好,比我们德国任何一所大学的空气动力学系都要好。”

俄国人的基础研究很扎实,赫斯曼心想,不过德国在这方面也不弱。

一行人开始参观飞机,容克斯、福克和斯图登特都是内行,他们看得非常仔细,甚至还爬上三角梯观看座舱内部和发动机的情形。

赫斯曼对两次世界大战时代的航空也不算是门外汉。后世的知识告诉他,二战时代的活塞式飞机发动机,按照汽缸排列和冷却方式,可以分为直列式液体冷却发动起和星式空气冷却发动机两种。二者各有优缺点:

气冷发动机:结构相对简单、紧凑,维护方便;但横截面大,风阻系数大,且大功率运行持续时间不如水冷。

水冷发动机:风阻系数小,持续功率大;但结构较复杂,维护相对困难。

其中装备气冷式发动机的多是追求大功率、大航程、长时间可靠运行、维护方便的舰载飞机和远程轰炸机。而液冷式发动机则多装备在追求格斗性能的空优战斗机上以及在近距离使用的轰炸机上。

而就发动机性能而言。二战中,在液冷发动机领域称王的是英国,德国因为涡轮增压技术较差而稍稍落后于英国,但是总体差距不大。使用液冷发动机的战机在二战中,是德国空军战机的主流。

在气冷发动机领域最强的则是美国,德国的BMW公司虽然也开发出几款非常不错的空冷发动机。但是在对气冷发动机的运用上,德国却是比较糟糕的。除了著名的Fw-190之外,比较出名的只有双翼的Hs123强击机和Ju290轰炸机,就是容克52和Fw-200这两款民用运输机出身的飞机了。

虽然德国人有性能优越的空冷发动机——至少比日本人强得多——但是却没有开发出什么大航程和大载弹量的

最新小说: 穿越战国成白起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穿越做暴君 战国之军师崛起 三国之董卓之婿 玄学王妃难哄,清冷王爷日日沦陷 大唐昏君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