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人的海军,同样也是由精挑细选的精英骨干组成。
而且荣耀军官团实际上还拥有一个国家——波罗的共和国。这个国家现在拥有将近350万人口,常备军的数量对外公布是3.5万,实际上超过了5万。不仅拥有陆军,还有空军和海军。装备有飞机、坦克、潜艇、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等各种先进武器。
而赫斯曼控制的军事情报局和史塔西机关,也是荣耀军官团的力量。经过十年发展,史塔西的特务已经遍布德国,还在国外建立了庞大的情报网。麾下的侦查员和合作通报者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两万人!
如果将荣耀军官团控制的所有军人和特务相加,光是人数就高达三十多万,比目前纳粹党的冲锋队人数多两倍。
另外,德国防卫军还掌握着工业促进委员会和航空促进委员会这两个权力很大的委员会。前者对德国的重工业有相当程度的控制(通过入股和发放贷款),而后者则控制着大量的飞行员(有业余也有专业的),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迅速扩大波罗的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规模——这可是吓阻法国再度入侵鲁尔区的王牌。
所以在这个时空,德国撕碎《凡尔赛条约》的风险比历史上小的多。过去几年不动手,是因为当时英法经济尚可,还能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德国的工业也能借助《凯恩斯计划》不断成长,自然没有必要铤而走险。
“上校,”希特勒问,“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撕碎那个该死的条约?”
“现在肯定不行,”施莱彻尔用手转动着酒杯,“现在危机刚刚开始,敌人还没有失去力量,而我们也没有团结起来。如果贸然行事,风险还是很大的。”
什么时候下手可是个学问!因为从宣布实行义务兵役制到完成扩军,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所以必须挑一个敌人正处于虚弱和混乱的时间动手。
而且,德国本身也要足够团结。决不能出现1918年的情况,敌人还没有打过来,自己先起内讧。所以必须有一个能够团结大部分下层民众的工人党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