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莉.列辛斯卡雅说,“可是你真的需要对第三国际进行研究吗?”
她有点怀疑赫斯曼是以权谋私。专门替她设计了一个职位……
“是的,”赫斯曼沉吟了一下,然后点头道,“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成立一个类似于第三国际的政党联盟,或许会起名叫国家社会主义联盟,或许叫国社党国际。”
“路德维希,你打算输出国家社会主义?”娜塔莉.列辛斯卡雅仿佛吃了一惊。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赫斯曼会来这一手,这是要和第三国际抢生意啊!
“没错!”赫斯曼笑了起来,“第三国际的理念过于进步,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原本计划让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的。但是社会主义革命却首先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取得了胜利,这也是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胜利以后不断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如果胜利首先在美国和英国,情况将会大有不同。”
“但是现在苏联输出革命的重点却是比他们自己还要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娜塔莉用冷淡的语气说。
“是啊,第三国际的主张是很难适用于落后地区的,”赫斯曼说,“那些地方想要真正发展起来,就必须根据那里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的路线。而我们国家社会主义者所遵循的经济路线——李斯特主义,恰恰是用于落后国家的。我们德国当年采取这种路线时,还是落后于英国、法国、俄国,甚至没有完成统一的欧洲落后国家。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超过了英法俄。这样的成就,充分说明了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我们还拥有帮助落后国家建设工业的经验,这是苏联所没有的。”
在赫斯曼的推动下,德国在世界大战结束后就一直致力于“输出工业化”,最大的成功当然是苏联的工业化建设。除了苏联,意大利、日本、土耳其、巴西、阿根廷、芬兰、智利、中国甚至暹罗王国,都多少受惠于德国的“工业化输出”,得到了提升本国工业能力的机会。
相比之下,苏联就严重缺乏这方面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