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和毕苏斯基、戈尔茨、霍尔蒂.米克洛什、凯末尔类似的人物。而在德国内部,也有许多民众持有相似的看法。
而阿道夫.希特勒则被看成了葡萄牙经济的“救世主”萨拉查(历史上的葡萄牙教授独裁者,被军事独裁政府委任为财政部长。目前是葡萄牙总理)的德国加强版。理财有方,治国有道,上台仅仅一年多,就奇迹般地把德国从大萧条的泥潭中拯救出来了。但是并没有谁会把希特勒当成德国的独裁者。实际上他也不是。
向鲁登道夫汇报了收复莱茵兰的情况后,赫斯曼又走到了阿道夫.希特勒面前,同样行了军礼,然后进行了几乎相同的汇报——现在德国国防军处于总统和总理的双重领导之下,总统是武装部队总司令。而总理下属的国防部又掌管军政。
“干得好!”希特勒表现得也异常兴奋,握着赫斯曼的手爽朗的大笑,用高亢得有些过分的语调说,“法国人、英国人果然丧失了勇气,他们本来可以轻易阻止我们的。”
如果英国和法国都履行《洛迦诺公约》中的义务,进行军事动员并且向莱茵兰进军,德国就只能选择退让了。不过法国的白左圣母政治家要这么干上一回,那可就要彻底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了——玩过选举政治的人都知道,政党的基本盘是不能丢的,丢了就别玩政治了。
法国白左的基本盘就是不想打仗送命的法国人。所以只要法国白左当家。一定不敢轻易开启战端。就算被德国逼得没有办法,硬着头皮上了,也只会打静坐战。
至于让怕死不想打仗的法国老爷兵离开安全的马奇诺防线,去德国人“固若金汤”的齐格菲防线送死……那种事情已经违反了当时法国的“政治正确”,只能存在于梦中。
“是的,他们丧失了勇气,”赫斯曼笑着说,“维持和平已经是英法两国最大的民意,这对我们的发展非常有利。”
接着赫斯曼又走向了摆放在火车站大楼外台阶上的扬声器,广场上的人群看到这一幕。就渐渐安静起来。他们在等待德意志军队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