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利兹”号)、Z型驱逐舰有21艘、猛兽级/猛禽级雷击舰(800多吨,比鱼雷艇大多了,勉强可以充当近海驱逐舰)12艘。
就这点货色,充当个“存在舰队”都不够格。所以雷德尔海军元帅压根就没想过要和英国海军争什么制海权,他的全部心思都扑在了海上破袭战上。路线是不错的,可惜这个时空的雷德尔海军元帅遇上了一批从空军转业过来,想法非常古怪的海军航空兵指挥官。
1939年9月3日下午1点(柏林时间),雷德尔海军元帅和海军最高司令部(主管北海和波罗的海作战)司令奥托.施尼温德海军上将一起,从威廉港总部驱车赶往了临近的威廉港海军航空兵基地。
当他们赶到的时候,海军航空兵基地已经处于最高的战备状态.巨大的1号机场上(海军航空兵1号机场),56架零式战斗机和81架He-115C(岸基型)和2架Fw-200C远程海上巡逻侦察机都经整装待发。
其中2架承担战场观察任务的Fw-200C已经在跑道等待起飞命令——这2架大型侦察机的任务是“带路”。从威廉港机场(一共有3个,分别是海航1号、2号和3号机场)到斯卡帕湾有将近900公里的航程,几乎全部都在海上飞行,这对飞行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在同时代的英国舰载飞机上,都配有领航员(所以英国舰载飞机至少有双座)。而组建时间不长,海上飞行经验也不丰富的德国海军航空兵则另辟蹊径,想出了“领航机”的办法。这一次分别为战斗机编队、鱼雷机编队、俯冲轰炸机编队(Ju.88)和水平轰炸机编队(He-111)各配属了一架Fw-200C。
而这四架Fw-200C都是由经验丰富的老海航驾驶,在开战前的几个月,他们都已经驾驶Fw-200C多次往返斯卡帕湾。除了领航任务之外,这四架Fw-200C还携带者航拍器材,可以在5000米高空拍摄交战过程。所获得的影像资料,将会成为德国海军航空兵今后作战训练的参考,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