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在1942年10月的时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面临着难以取舍的难题。而他的对手德国领袖兼总理希特勒和帝国元帅赫斯曼也同样要在许多看上去都非常关键的战场上做出取舍。
由于和苏联的关系没有能维持,现在的德国也终于陷入到多线开战的局面中去了。不过形势比历史同期肯定要有利许多现在德国有能力应付多线开战的局面。而且在这个“多线”当中已经有“一线”,也就是和英国交战的战线到了胜利在望的时候。
“1942年底到1943年苏联泥泞季节结束前,我们应该力争结束应该本土的战争!”
在10月3日的统帅部会议上,赫斯曼提出了当前的首要目标,他说:“我们只要解决了英国本土,那么帝国就已经立于不败了。”
“帝国元帅,如果要在未来6个月内占领英国本土,那么我们还有能力在黑海沿岸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吗?”希特勒问。
他显然更关心东线。英国现在看上去就是一只死老虎了,由于几个月的完全封锁,使得英国不得不依靠储备物资艰难度日,虽然石油储备尚可勉强维持,粮食暂时也够糊口,煤炭和铁矿石暂时也能应付(英国本身是煤矿生产大国,铁矿石储量也较丰富)。但是除了锡矿以外的各种有色金属却出现了严重短缺,而没有了有色金属,英国的战争机器立即就出了大问题。
因为没有足够的铝,英国的飞机从1942年6月起就开始大量使用木材和钢材作为机身以及机翼的材料,这使得英国飞机的空重增加。而与此同时,由于缺少稀有金属,英国飞机和坦克的发动机水准也开始倒退,发动机变得越来越重,而且越来越不耐热。再加上缺乏石油而衍生出来的高质量汽油的短缺(没有好的汽油,飞机发动机的性能会进一步下降),以及没有汽油而造成的飞行员训练严重不足等原因。现在英国皇家空军几乎从英吉利海峡和爱尔兰岛上空消失了。
德国海军现在可以在天气良好的白天大摇大摆穿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