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仔细想想,只要有半点理智,不是要财不要命的守财奴,都不难取舍!
很快,原本集结起来的茂明安人就放下兵器,跪在地上投降了。
为首的将领更是双手高高托起手中的弯刀,在宋军警惕的目光下,迈步来到赵翊身前,单膝跪地:
“腾格里长生天在上,您虔诚的子民阿克齐向您发誓,我和我的后代子孙会永远效忠大宋国,效忠大宋皇帝,如果违背誓言,教阿克齐和后代子孙被战马拖死,被鬼箭射死,被众人唾弃,乱刀斩死,永不再受腾格里长生天的庇佑!”
这番话怎么这么耳熟?
赵翊看向有些得意的蒙古包衣:“都是你教他说的?”
蒙古包衣前身道:“回主子,奴才只是告诉他,要成为大宋的子民就要向长生天和腾格里发誓,永远效忠主子和大宋国!”
“主子和大宋国,只需要忠诚的子民,不需要只想着占便宜而不付出的人!”
“我说怎么说的跟伯颜的誓言一模一样呢…”
赵翊满意的对其他包衣叮嘱道:“都帮朕记者,给敦和计一功,班师回朝之后,朕要赏他三张羊皮作为赏赐!”
“嗻!”
随着元代北方民族融合,语言交杂,蒙古人也多有应‘嗻’的!
同样,也有女真人和蒙古人,学汉人应‘喏’的!
在大宋,虽然没有具体规定,但渐渐开始逐渐形成了正式场合全部应‘喏’!
而私下里,汉人应‘喏’或者‘是’,蒙古人、女真人等各族百姓以及包衣奴才应‘嗻’的!
邹普胜刚来大宋就发现了应诺的复杂性,也跟赵翊提过这点。
赵翊自然也想改变,但也不是一时半会人能改变他们习惯的!
唯一强硬的规定就是,朝会等正式场合,臣子对上司的应答,必须应‘喏’!
三张羊皮不多,但也能加固毡帐,让毡帐更暖和一些!
况且,这是主子对奴才另眼相看的一种表现。
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