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崇祯聊天群 > 1212 一派宗师

1212 一派宗师(3 / 6)

垄断,给寒门学子有了一条走上官场的道路,使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了可能。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寒门学子,也并不是真正的寒门,穷苦百姓。那个时候,读书是要很多钱的。这些寒门学子,只是相对于门阀世家而言,生活水平处于中下,但能读得起书的。

科举制度在大明朝成化年间,又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变化,就是八股文的出现。由多名大臣建议,最终在前代人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格式严格要求的八股文。

这个八股文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阅卷,尽量减少人为地评判那个时候考试时候文章的优劣。这种形势的要求,哪怕到了后世,其实也是存在的。比如后世的论文,还有一些公文,都是有具体要求的,只是没有像八股文那么严格。

八股文的出现,也是深刻改变了大明读书人的科举相关。

而如今,应衍圣公的提议,崇祯皇帝已经拍板定论,科举要加入科学技术知识的考试。如此一来,科举制度便又到了一次重大变革的时候,这点,毋庸置疑。

文官们正在想着这个大变革的时候,崇祯皇帝却又已经在说话了。就听他严肃地对着底下臣子说道:”虽然已经定了科举加入科学技术知识,但是,考虑到如今的现状,朕决定,今年开始,只是县试、府试增加科学技术知识的内容。其他级别的科考暂时不变。等明年之后的童试,增加科学技术知识的考试,后年之后的乡试,再增加科学技术知识的考试,如此类推。钦此!“

乡试开始的科举考试,是每三年才举办一次的。这也就是说,那些秀才级别的,考举人以及之后的考试,还有不少缓冲时间。崇祯皇帝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怕秀才造反。不是有句话说了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他是考虑到,科学技术学识的推广,之前并不是强制,除了在童校的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直接开始往考试内容里面加科学技术知识,有点说不过去。也因此,就只有童校那些学生,在县试、府试的考试中强制考试

最新小说: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侯门第一纨绔 三国之风起辽东 荒年卖女儿?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水乡风云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陛下投降吧,六皇子大军压城了!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