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你们可要好好记录,别出差错。”
“认真点!”
江一天教授向学生说道。
“嗯嗯。”
学生们都点点头。
无比的认真!
《典籍里的华夏》直播画面之中。
叶哲开讲道:“从《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第一回开始,仿佛那段历史就被染上了英雄史诗的颜色。激荡着无数后世爱好者们的心。”
“所谓三国热,本质都是战争故事,演义小说,英雄史观的聚合体。”
“背后真正的问题?又是什么呢?”
“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起来的巍峨东汉帝国,走向衰亡的原因又是什么?”
“那些门阀士族,和权贵皇帝们,又是怎么把帝国带向末路的?”
叶哲说着,他两侧左右,分别出现东汉末年的地图,以及插画人物图。
作为主持人叶哲的声音完全没问题,再加上这些个图画,可以说绘声绘色。
“到底是因为什么要素,导致影响华夏数百年的历史进程?”
“作为一名真正喜欢历史的读者,如果不弄清楚这些原因,那么我们空谈战争,三国鼎立,三国时期文臣武将等等,都像是隔靴瘙痒,只见一木,不见森林。”
“公元一三年,是东汉第十二位皇帝刘宏在位的第十六年……”
“那一年,夏天大旱、秋天河水暴增,五原山岸崩。”
“冬、东海、东莱、琅琊井中冰厚尺余。”
“一时之间旱涝冰灾,齐至东汉帝国,百姓苦不堪言。”
“天灾频频,别说放在生产力低下古代,就算放在现在世纪,也足以让小国覆灭,大国遭殃。”
“回到正题,这些天灾,在之前十五里频频发生。”
“公元一四七年,建和元年,京师洛阳地震。郡国六地裂,水涌井溢。芝草生中黄藏府。九月,又洛阳地震。”
“公元一五零年,庚寅和平元年秋,七月,梓潼山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