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公的尊重,不像是因为畏惧司马政不得已来之的。
而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周殊刚刚继位之时,郑国公地位之高,仅次于当时的居正宰相和亲王。
可在军队之中的名望,远远不是他们能比的。
若不是考虑到郑国公身有旧疾,多有不便,托孤的大臣说不定就不是居正宰相而是他了。
“对了郑国公,你身体不适,不在府中静养,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莫非是朕哪里做的不对?”
“陛下言重了,老臣只是担心有人蒙蔽陛下的眼睛,玩弄权术,危害我大夏。”
说这话的时候,郑国公眼神死死的盯着司马政。
整个大夏之中,敢这么跟司马政叫板的,还真没几个人。
秦维民假意上去跟郑国公搭话,一步就插在了郑国公和干爹之间,阻止了两人将要发生的对视。
干爹自然是不惧郑国公的,但眼下这个时候,没有跟郑国公翻脸的必要。
郑国公在军队的名望极高,现在在职的许多将军,都是郑国公当年手下的兵。
若是和郑国公发生冲突,对干爹在军队中的声望不利。
“郑国公这话就太过了!在座的都是我大夏的能臣,都是陛下的左臂右膀,哪能蒙蔽陛下呢!”
“是啊!都是能~~臣啊!”
一个能字,几乎是从郑国公牙缝里挤出来的。
郑氏一族对大夏王室的忠心,自然是不容置疑的。
当年郑氏五兄弟,敢奔赴战场为国捐躯,百死不辞。
如今的郑国公依旧秉承着郑氏一族的志向,纵然身衰力竭,仍可为大夏一死。
司马政对郑国公的阴阳怪气毫不在意,一个黄土都埋到眉毛的老头子而已,犯不上跟他斗嘴。
“行了行了,接着审案子吧。”
“陛下,这件案子要审的话,还差一个人。”
“差人?三堂会审,三位爱卿都在,犯官和卷宗齐全,哪里差人了?”
“陛下你贵人多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