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辩解,但谁想得到一年多的时间内,李善在代州、朔州折腾出了那么大的动静。
从苑君璋到欲谷设,再到颉利可汗,从代县令到执掌代州总管府,从挑动突厥内乱到三破突厥,李善将之前自己的谋划彻底击碎。
如果在之前,突厥都侵入泾州了,李渊肯定也只能启用李世民了,历史上就有过先例,一刻钟之前还在严加训责,结果一刻钟后就抚慰使之上阵击胡……那是武德八年,颉利可汗、突利可汗联手破代州,逼近太原府。
再到泾州、原州两场大捷,可以说李善完全推翻了他之前的谋划,完美的替东宫解决了边患带来的巨大压力。
现在与李世民相对而坐,李善如何能不尴尬呢……沿着历史轨迹说得信誓旦旦,然后亲手将历史轨迹给搅的稀碎。
李世民倒是不在意,笑着摇头道“非怀仁之过,为国捍边,塞外扬威,此男儿之志。”
“更别说去岁仁寿宫,若非怀仁及时赶到,孤之性命不打紧,但父亲……”
“他日与突厥尚有国战,天下尚需治理,还有怀仁一展身手之际。”李世民笑容朗爽,“当年,孤曾言,任尔择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这架势,就等于是一位太子拉着心腹谋士信誓旦旦的许诺,他日登基,与尔共天下……这种话能信吗?
但人家都摆出这样的态度了,李善也只能捏着鼻子演下去,“所谓时也运也,殿下纵横沙场不败,此为时也,臣侥幸屡屡得胜,此为运也。”
“怀仁此言差矣,败突厥实有军略之才,治理代州乃现治民之能,孤有意以怀仁领吏部。”
我又不是小孩子,伱说这等话糊弄谁呢……我做吏部尚书,那房玄龄怎么办?
李善暗自翻了个白眼,笑道“殿下好气魄,臣倒是有两人举荐。”
“谁?”
“马周马宾王。”李善轻声道“虽非世家门阀出身,又性情孤傲,但性敏达,善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乃宰辅之才。”
李世民微微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