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哨”,便是专门用来吸引鹿群的哨声。即吹奏用桦树皮做成的哨子,来模仿鹿的鸣叫,引诱鹿群前来,加以捕捉。
此事说来残忍,却是古人一贯的传统,因此白凤倾也就看看,并不打算评论。
只见得十名吹奏鹿哨的好手正立在春猎队伍之前,用熟练的技巧展现着自己。
鹿群并不会直接被吸引到这里,只是会因为发现同伴而在林中逗留寻找罢了。所以究竟能不能猎到路,还得看一种猎手自己的本事。
你得找,找了得射,射了还得防着别人截胡……
要知道,东陵历史上有不少截胡他人之鹿的事情。
比如你射第一箭,我射第二箭,可能你的第一箭只是延缓了鹿奔跑的速度,而我的第二箭才是致命的。
所以这鹿归我!
但众所周知,如果别人不射第二箭,射第一箭的人也是能再补一箭的。
因为人家连高速运动的鹿都能射到,何况是受了伤的鹿呢?
甚至没有那第一箭,可能射第二箭的人还射不着呢!
这样的争执还算好的,那还有一群人追着一头鹿放乱箭,到最后直接两波人上手抢的呢。
总之,这一场“逐鹿”就像是一场小型战争,没有武力不行,光有武力也不行,你还得有盟友,还得有脑子。
因为在很多时候,这场“逐鹿”其实就是朝中几派的明争暗斗,互相恶心对方的好时候。
这大家都想把自己这一派的青年才俊推上去,自然得卯足了劲儿的卷啊。
毕竟“逐鹿”魁首与仕途有关的话,大家说什么也得重视的。
这不,如今没了以往的实权皇帝,这种行为也愈发的变本加厉。
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王爷,肃亲王苏信已纠集了一众同盟,派出了手下官家世家中最精于骑射的子弟。
在这样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面前,中立的官员们直接选择了抱团群暖,他们的目标很简单,那就是在苏信等人手里混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