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的机会。
两百亲军也被他带走了,刘全彻底告别了车夫的身份,恢复将军打扮,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在亲军的前面。
村寨中的老老少少也在迁徙之列,跟在李恪队伍的后面,兴奋的走出大山。
按照李恪的说法,这大山里面他们是不能再继续待了,那里很快就会变成一处巨大的矿山、工地,与其留在山里,不如借此机会从山里走出来,该做工的做工,该务农的务农,县里会给他们重新上‘户口’。
麻亭县县衙。
李恪当仁不让的坐在主位上,下面分别站着麻亭县令、王家父子。
喝了一口热茶,李恪放下杯子:“两件事情,第一,本王要在这里成立一间工坊,工坊的负责人由王一博担任。”
“诺!”王一博郑重行礼。
这是之前就商量好的,说出来不过是给麻亭县令打个招呼。
李恪淡淡点头,随后继续说道:“第二,麻亭县令,我需要你划出临水的区域做为工坊区,占地面积不得小于五千亩。另外,修建一座码头,修好工坊区通往山寨的路。”
“诺,下官明白。”能保住官位已经让麻亭县令很开心了,不敢有半点含糊的答应下来,至于李恪到底要地干什么,连问都不敢问上一句。
好在李恪也不是不讲道理,吩咐完了,又补充道:“这些项目不得强征百姓出力,凡需用工要么发粮,要么发钱,若是县里的钱财不够,便从王府支取。”
有这样的保证,麻亭县令就更没有意见了,几乎是拍着胸口向李恪保证,一个月内定会保质保量的完成所有的任务,努力做到为三皇子省钱。
爱咋咋地吧,李恪只管提要求和出钱,至于县令怎么做他并不关心。
安排好一切,出了县衙,李恪在麻亭县衙役的带领下,住进了城中勉强算得上豪宅的一处院落。
前中后三进宅子,占地大概两亩左右。
与李恪在长安的王府肯定是没法比,但胜在这屋子保养的不错,既不漏雨也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