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南京城的士绅百姓,对越来越精神的克难新军战士们感到有些惧怕的时候,鞑子也从扬州驶来的官船上下来了。
不仅有使臣,还有护送使臣的鞑子兵,个个都剃了头,留着金钱鼠尾的发辫,披着布面甲,扛着长枪,挎着腰刀,列出了四列纵队,大摇大摆的走来。
看上去......好像也不比克难新军的人凶多少啊!
跟着鞑子兵的,则是骑马行进的三个鞑子官员,都穿着鞑子的服装,也留了辫子,还有三个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骑马走在他们身边,也不知道是陪伴还是看守?
围观看热闹的人这个时候开始议论起来了。
“这鞑子看着也不比千岁爷的新军凶狠啊!”
“当然不如了,这不是真鞑子,而是鞑子的什么汉军......公揭(传单)上不是说了吗?鞑子手底下还有不少汉军,都是投靠他们的汉人。”
“记着了,好像是什么先当包衣奴,跟着主子上阵厮杀,立功后就能升汉军,编入汉军旗。”
“为什么要先当包衣奴?”
“说是除非倒戈投靠的兵将和在鞑子皇帝迁都北京前投靠的文官,其他的汉人在鞑子治下都得当包衣奴才......”
“什么是包衣奴才?”
“就是奴隶!命都是人家的,可杀可卖,老婆也都是奴隶,主子要睡就睡,还不能反抗!”
“这不是和蒙元时候一样了?”
“比蒙元凶多了,蒙元那时是三等汉、四等南......现在占了北京的鞑子要把所有的汉人都变成包衣奴才!”
“真的?我可不信,咱们汉人那么多,都变成他们的奴隶?”
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鞑子使团已经到了仪凤门瓮城外边。大明礼部尚书钱谦益正带着几个文武官员守候在那里,看见鞑子使团到来就想上去搭话——大明是礼仪之邦吗,对于来使该款待还是要款待的。
可就在这时,也不知道是不是维持秩序的新军士兵疏忽了,还是别的什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