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着郡王治理地盘。”
三百户人口,搁在东南不算什么,在黑龙江这里就是足足的一个牛录!
黑龙江12个王,安东12个王,加一块儿就拿了24个牛录,再加上从鳌拜、岳乐所属的人户当中分给诸王的人口,一个王差不多能有2个牛录,24个王就是48个牛录......搁在后金那会儿就是整整2个旗啊!
而且这24个王还有72个亲家公,一个亲家公按照平均3个牛录的实力来算,就是216个牛录,加上24王的48个牛录,再加上属于金东莪、阿吉格两人的牛录,起码有三百数十个牛录,就被纳入了以大明朝的亲王、郡王为中心的封建体系当中了。
大家都是皇亲国戚,都是朱皇帝的亲戚......以后黑龙江、安东这里,谁的血管里面没有朱元璋传下来的血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高贵了。
而且在经济文化越是落后的地方,往往越讲究血统!譬如蒙古那边一个黄金家族吃香了几百年。没有这个血统,自己打下的江山都不好意思称大汗——现在准格尔的僧格就不敢称汗,只敢称王。
如果东北这旮旯有了一大堆属于朱明王朝的庄主,不是朱明出生的庄主,将来就没有多少号召力了......如果历史上的努尔哈赤如果要和一大堆朱家的郡王、将军、中尉竞争,他还能做大吗?女真的勇士凭什么给他卖命?萨尔浒之战前,谁知道你那么牛逼啊?
一百多户人口在黑龙江不是小数,而且12个外来的大明郡王对于这里的地头蛇来说,好像要有点危险——那不是12个女婿,那是12个大爷!以后就得让这群姓朱的大爷看着过日子了,任谁都不会喜欢的。
但是让女婿大爷们看着过日子,也比让大明天兵宰了没日子过要强多了......而且,大明郡王的老丈人肯定会有人去当的!
当上郡王老丈人的,那就是大明朝的亲人了,当不上的......呵呵,自求多福吧!
马万春的目光在大堂内一扫,已经将一张忐忑的面孔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