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大明如果一味保守,只求守住长城防线和辽南的几个据点,东虏很有可能会在将来击败蒙古察哈尔部和东面的朝鲜,从而变成和契丹大辽差不多的局面——就少一个燕云十六州。
到了那时,大明就将更加被动!
孙承宗低声一叹:“如果不能在这两年用举国之力,把堡垒修到东虏的老巢里去,将来我大明北方之地,将永无宁日!”
李国?摇摇头道:“可是以堡垒复辽东实在太贵了......朝廷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啊!”
孙承宗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只能叹了口气,对赶车的马夫道:“去十王府旁的堂子胡同。”
......
紫禁城,文华殿。
今天是朱由检“开学”的好日子!
朱由检钦点的几位老师,都已经齐集京城,可以开始接受他的陪养和教导了......
什么?朱由检真准备教自己的老师了?那是肯定的!不过也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教,那个孔贞运就不教了,他的年纪太老,思路也不大清晰,再怎么教估计有教不成名将了。
所以朱由检准备亲自教导的,就是洪承畴、孙传庭、陈奇瑜和卢象升这四个可以教好的老师。
为了教好自己的四个老师,朱由检还安排了杨镐和武进士出身的军中宿将孙祖寿来当“讲官的讲官”。让他们给四个老师介绍一下蓟州、辽东、宣府、大同等地的军务情况。
说起这个孙祖寿,朱由检对他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他是武勋之后,老祖宗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受了指挥使的官职。世世代代守着长陵卫——就是护卫成祖朱棣的陵卫。不过孙祖寿不是家里的嫡系,所以没有走世袭的路子当指挥使,而是在万历23年考上了武进士,之后一直在军中任职。
不过他和那些养了一群家丁去冲锋陷阵的军阀不一样,他是个比较传统的明军将领,而且操守极佳,不捞钱,当然也没钱养家丁......所以也没有太大的功勋。
在天启七年五月的宁锦大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