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宋风 > 第一百一十六章 伏笔

第一百一十六章 伏笔(1 / 7)

?

其实这份奏章经过王静辉的一番运作,对那几个最主要的大臣如枢密使富弼、参谋总长郭逵、宰辅韩琦等人都做过详细的说明,并且还广泛征求了他们的意见,在和王韶几经修改才递给了英宗赵曙,可以说这么长的时间里,大宋统治高层基本上是默许了这份奏章。这次来主要是看看王静辉信中描述的王韶有没有这个水平,毕竟大宋的参军可多了去了,王韶可以说是极不显眼的一个,能够和驸马一起制定如此大的战略计划,倒是让人刮目相看,尤其是郭逵,他的参谋部自建立到现在虽然是按照王静辉的意图建设的,但到底现在还是个空架子,如果王韶真的在军事上有过人的才华,能够招揽他充实参谋部的实力才是郭逵此次的最大目的。

王静辉对西夏实行的经济和文化“软攻略”自不必说,这套理论基本上已经被大宋统治高层所接受,并且按照王静辉的意图已经运用在西夏和辽国身上,效果非常明显,在辽国通过贸易和走私,外加派遣僧侣四处活动贡献的马匹一年就在八千匹以上,而辽国的官方数字则不超过五千,其牛羊等牲畜的数量更是不用说了。这些通过与辽国贸易所得的马匹和在战争中缴获的西夏马匹加在一起已经在西北建立了一支数目在四万三千多人的骑兵部队,正在加紧训练,而且因为王静辉的建议使用西夏的俘虏中的养马官来饲养马匹,其战马地质量和新马地出生率都得到了很大的保障……这一切对外经济政策不仅使大宋地国家财政税收得到了巨大的好处。还使自己的战马等牲畜来源多样化。大宋统治高层对此十分满意,如果说当初韩琦、富弼等老臣之所以王静辉的这套策略是因为防止新皇登基后迷恋军事武功。那到现在这套理论地有效性,他们已经不再怀疑了。

参加福宁殿议事的除了以富弼、郭逵为首的枢密院高级官员外,还有宰辅韩琦和两位参知政事吴奎和曾公亮。会议是在福宁殿的一处偏殿中进行的,那里有王静辉当初给韩琦出的沙盘。时至近日已经相当完善,不仅有宋夏、宋辽、大宋疆域沙盘,还有京畿重地

最新小说: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血色战场:一个医生的崛起 三国之风起辽东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荒年卖女儿?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水乡风云 执掌天下 侯门第一纨绔 陛下投降吧,六皇子大军压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