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冶炼方面的事情,在下手头上有一个工程马上就要开始,正好要借助存中兄的智慧来解决其中的难题,若是一切顺利受到圣上的嘉奖,存中兄便可以由四品升至三品也未必是难事,这也可多少弥补存中兄的损失!”
“这个……好吧,改之,括听你的,这个工程是什么?”
“存中兄当知两次宋夏战争中,大宋所俘虏的近十万党项人被在下所购买,他们在在下的手中就是修路疏通河道,现在正在京东东西两路修建从胶县到汴都开封的驿道,现在已经接近完工,下一步就要把这些人调往京畿路和淮南东路,准备进行疏浚汴河的水利工程……”
“改之,这个工程虽然很大,但好象能够用到在下的地方比较少吧?!”
“存中兄先听在下把话说完。在下听说存中兄青年时期任沭阳县主簿的时候,就主持了治理沭水的工程,组织几万民工,修筑渠堰仅解除了当地人民的水灾威胁,而且还开垦出良田七千顷,改变了沭阳的面貌,那时存中兄只有二十四岁。在任宁国县令的时候,存中兄积极倡导并且主持在今安徽芜湖地区修筑规模宏大的坚固地万春圩。开辟出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良田一千二百七十顷,同时还写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书》等关于圩田方面的著作。”
“这些都是足外人道也,也没有什么大了的,可惜朝廷当时并重视,若是放在现在。或有成事的可能。就连那两本书也没有多大作为,改之谬赞了!”沈括有些好意思地说道。
“存中兄可自弃,在下有幸拜读了两本大作,认为这两本书对大宋水利有着很重要地意义,应当加以大力推广,尤其是王相主持变法。现在已经颁布农田水利法的当口,这淤田与水利和农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怎可束之高阁?!所以在下想要将这两本书推荐给圣上,由商务印书馆刊印发放到大宋所有的县府中,作为必读之书,存中兄以为如何?”
著书立说是每个识字的人所梦想的,但是在这个时代能够刊印发行地都是文人书籍,像沈括所著的这两本书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