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文彦博悄悄的对身边的王静辉问道:“改之,这次有把握吗?”
“宽夫先生,根据沈括和苏颂的汇报。这种炸弹已经经过了六次试射,逐步改进,从第四次试射后便已经开始定型,现在整个大宋才制作了二十枚,虽然臣没有见过其爆炸效果。但臣相信这东西绝对是威力绝伦!”王静辉小声对文彦博的耳边说道。
“威力绝伦”是沈括和苏颂异口同声对王静辉说道地,自从火药配方达到最佳到现在,由此制作的火器种类已经不下数十种,尽管装备到军队中的火器种类在王静辉的坚持下以实用易产为原则才有不到十种,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熏陶沈括和苏颂很久没有使用这个词了。
官员们站立在离实验场地二十丈开外。手中都持有望远镜来观察场地内地状况。衣书天空整理在望远镜中一对三辆马车驶进实验场,后面拖拽是一个圆柱形的铁筒子,在排列成一线之后。又来了一辆马车,士兵在旁边的一个技术人员指导下卸下三枚直径略小地圆柱体,将其装进铁筒子。
士兵在装填好后,指挥官一挥手中的绿旗示意准备发射完成,沈括看到文彦博点头示意后,毫不犹豫的举起了手中的红旗,实验场地内的指挥官高呼一声口令后,重重的挥下了手中的红旗,操作的战士立刻点燃了圆柱体的引线。片刻间三道白烟从圆柱体铁桶中飞出,冲向了场地中地靶标──一群绵羊。仅仅从目测距离上便可以知道其射程──已经超过了一百丈!随着不分先后的爆炸声,原先那处一群绵羊立刻被一阵烟尘所掩盖,但从烟雾中飞出的断木桩和一些羊腿便可以知道这种新式武器的威力。
王静辉看到这一场面后心中低呼一声:“火箭弹果然名不虚传!”
刚才士兵们所发射的武器正是以黑火药填充的火箭弹,这种设计构思是沈括和苏颂提出来的!这是在大宋军队中早就装备的“火箭”演变而来,以前的“火箭”就是一根箭支上面绑着一个盛满火药的小竹筒,用弓发射后靠火药所产生的推进力增加射程,不过在战场上这种“火箭”却